• 青海省|关于2024年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
  • 东森游戏平台登陆地址
新闻动态 导航
新闻动态 热门
新闻动态 推荐

青海省|关于2024年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

时间:2025-04-13 13:15 来源:未知 字体大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将2024年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状况通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特种设备注册登记情况。

全省共注册登记特种设备9.5万台(套)。其中,锅炉4928台、压力容器34993台、电梯40711台、起重机械9139台、客运索道5条、大型游乐设施台82台(套)、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5227台。同时,气瓶38万余只、压力管道约7519千米。

2022年、2023年、2024年全省注册登记特种设备数量变化情况见下图:

(二)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充装单位许可情况。

全省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以及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单位共314家。其中,电梯安装54家、锅炉安装10家、锅炉制造2家、压力容器设计2家、压力容器制造7家、起重机械安装6家、起重机械制造1家、压力管道安装14家、压力管道设计2家、压力管道元件制造2家;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214家。

(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情况。

全省共设置各级特种设备安全专职监察机构33个,兼职监察机构140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8个,区县级164个(含区县派出机构)。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工作人员共286人,全部持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证书。

(四)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情况。

检验机构全省有经核准的特种设备综合性检验机构4个,气瓶定期检验机构8个,安全阀校验机构13个,无损检测机构1家,“两工地”(房屋建筑工程工地、市政工程工地)检验机构1个。

(五)特种设备法定检验和检测情况。

承压类定期检验: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对4764台锅炉、5601台压力容器以及1911.06千米压力管道进行了定期检验,发现整改各类问题7521条。机电类定期检验: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对29156台电梯,3502台起重机械,1550台场内机动车,57台大型游乐设施开展了定期检验,发现整改各类问题3369个。监督检验: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对4282台特种设备的安装、314台特种设备的改造修理过程进行了监督检验,发现整改各类问题1662个。

二、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2024年,全省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一般事故2起,无重特大事故。

(一)“2·29”起重机械伤害事故。

2024年2月29日18时20分,青海某公司吊装作业时,发生一起起重机伤害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30万元。

事故直接原因:施工人员未按规定报告起重机操作人员,擅自进入起重机作业区域;起重机操作人员违规操作,致角钢料侧面倾覆,导致事故发生。

事故间接原因: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未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情况开展巡检;违规作业,现场未配备指挥人员、安全距离及安全防护措施的明显标识,未经报告自行进入起重机吊点下方区域;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二)“9·2”叉车侧翻人员伤害事故。

2024年9月2日15时38分,青海某公司园区内叉车卸货时侧翻,压伤1人,送医院抢救无效,于17时40分死亡。

事故直接原因:操作人员违规作业;操作人员不规范装卸货物、未按使用维护说明书要求放置载荷,两台叉车同时装卸货物时载荷中心超出设计范围。叉车操作人员无证上岗。

事故间接原因: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缺失,未履行好安全管理责任和安全管理制度;未按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三、能效测试情况 :

根据《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TSG 91-2021)有关规定,2024年,我省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锅炉能效测试145台,其中西宁市111台、海西州18台、海东市7台。

(一)新制造锅炉能效测试情况

年内未收到新制造锅炉产品能效测试申报。

(二)在用电站锅炉能效测试情况

开展在用电站锅炉(均为燃煤锅炉)能效测试9台,测试热效率89.84%。

(三)在用工业锅炉能效测试情况

1.开展在用蒸汽工业锅炉能效测试23台,其中燃气锅炉23台,测试热效率未达到规范限定值4台,最低值82.2%,平均值92.77%。

2.开展在用热水工业锅炉(均为燃气锅炉)能效测试113台,测试热效率未达到规范限定值要求9台,最低值86.37%,平均值93.60%。

四、2024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总体情况:

2024年,青海省市场监管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全省系统检查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6274家次,检验检测机构41家次,制发监察指令书787份,立案46起,经济处罚121.7万元,受理投诉举报650件,特种设备定检率99.48%。全省未发生特种设备重特大安全事故。

(一)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成效显著。

坚持将隐患排查作为保障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的重要突破口、着力点,组织开展多项专项整治,深入排查安全隐患,确保了特种设备本体安全和使用规范。一是组织开展特种设备“清网除患”专项整治,从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抽调80名专业技术人员,按计划分批次协助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问题设备核查工作,共清理风险隐患设备4346台,进一步保障了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同时,强化“两节”、两会等重大节庆和活动以及暑期汛期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二是持续推进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检查电梯使用单位2400余家、设备3400余台、生产单位39家,封停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及未办理使用登记杂物电梯11台,下达监察指令书204份,查办案件21起,罚没49万元。开展过山车事故隐患专项整治排查,将“悬崖秋千”纳入大型游乐设施实施监管,对全省已安装的“悬崖秋千”进行整改,待整改完成并检验合格、办理使用登记后投入使用。三是有序推进电梯检验检测改革,妥善解决检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检验检测有序衔接,严格按照检验检测技术规程开展电梯检测。四是鼓励电梯使用单位电梯安装智能阻止系统,指导省特种设备协会发布电梯安装智能阻止系统倡议书,全省共有2155部电梯加装了智能阻止系统。五是妥善处置电梯应急事件,处置电梯困人3457起,解救被困人员8152人。

(二)城镇燃气特种设备安全整治持续推进。

坚持将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和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作为重点工作,优化专班组成和工作机制,组织全省系统持续开展整治并取得实效。一是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发现并整改隐患1421条,下达监察指令书36份。严格气瓶充装许可市场准入,持续加强鉴定评审,按照要求暂停新增液化石油气瓶充装许可审批。二是全面完成全省充装单位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全省33万只液化石油气瓶纳入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全面落实气瓶充装前后检查制度,实现气瓶充装“来源可循、去向可溯、安全可控、责任可查”。全年共检验合格液化石油气瓶2.9万只,报废9065余只。三是对全省所有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实行全覆盖检查,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116项,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18份,停业整顿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3家,立案处理1家。四是督促指导全省12家氧气瓶充装企业共办理使用登记气瓶数量11653只,其中更换保压阀气瓶数量5069只,占气瓶登记总量的44%。

(三)特种设备相关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坚持将落实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作为预防特种设备事件的关键环节,督促指导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总监和安全员全面履行职责,确保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一是组织全省大型游乐设施运营单位、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气瓶充装企业召开专题会议6次,集中学习相关技术规程,落实工作要求。二是指导省特种设备协会举办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单位(质量)安全总监、(质量)安全员培训班,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对安全总监和安全员进行监督抽查考试,有效促进了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三是开展年度证后监督抽查,共抽查特种设备生产(充装)和检验检测单位65家,发现并督促整改一般问题302项,进一步促进了主体责任落实。四是开展客运架空索道应急救援能力专项排查整治,实地督导客运索道运营单位加强作业人员培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应急救援演练,进一步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

(四)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基础不断夯实。

坚持将固本强基作为全面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职责的根本,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持续在政策、资金、装备、培训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努力夯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基础。一是发布实施《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评价细则》等3个地方标准,印发《青海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机构管理办法》规范性文件,为加强安全监察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注重基层监管能力建设,鼓励符合要求的人员报考监察A证,全省共有特种设备安全A类监察员17名,平均万台特种设备持A证人员数量全国排名第11位。向各市、州局和四星级市场监管所拨付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经费134万元。三是有序推进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规范化专业化建设,抽查检验检测机构22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26项,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4份。举办检验检测人员考试13期,发放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证284份。四是通过视频会议、工作推进会和调度会等形式,组织各市、州局相关负责人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经验交流,沟通信息,取长补短,进一步促进了安全监察效能提高。五是强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发证管理工作,对全省16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机构开展全覆盖专项监督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一般问题47项,取消考试机构委托2家,进一步保障了考试工作质量。

(五)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氛围愈加浓厚。

坚持将宣传教育作为保障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的有效途径,主动利用各种活动普及特种设备安全知识,为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营造了浓厚氛围。一是制定印发《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全省“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全省各级市场监管局通过交流座谈、观看“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片、《安全生产 责任在肩》警示教育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解惑、开展应急演练等多种方式开展了“安全生产月”系列宣传活动。“安全生产月”期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共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现场接受咨询2000余人次,悬挂横幅50余条,展板200余块,发出风险提示6条。二是省局组织西宁市和城东区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行业协会、电梯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等9家单位在西宁市城东区中惠万达广场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暨电梯应急演练活动。通过播放特种设备宣传视频、直播电梯应急演练、介绍电梯维保过程、展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仪器和散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多方位、立体式普及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的特种设备安全意识,中国新闻网、中国法制报、中国质量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三是指导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鉴定评审机构和特种设备协会在分别在门户网站、微信工作群等发布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检验检测、作业人员考核等内容,普及特种设备相关知识,为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五、2025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重点工作任务:

2025年,省市场监管局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安全和发展,加强隐患排查和风险治理,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排查整治和责任倒查机制,牢牢守住特种设备安全底线。一是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专项行动,督促指导各地建立隐患设备治理长效机制,全面推动特种设备隐患动态“清零”,有力推进特种设备隐患排查、风险治理常态化。二是督促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工作机制,有效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切实为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提供保障。三是继续做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及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严厉查处未经检验、超期未检和未办理安装告知使用等违法行为,切实提升燃气管道本质安全水平。四是深入推进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突出数据管理和资源共享,加强信息综合分析和形势研判,持续提升特种设备智慧监管能力。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2月17日

------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QQ咨询

手机:

新闻动态